岁穰是一个古代汉语词语,指的是一年的收获或一年的谷物产量。
这个词是由"岁"和"穰"两个字构成的合体字。
"岁"是指一年的时间周期。
"穰"是小米、谷物等作物丰收的意思,也指农作物的产量。
所以,岁穰的本义就是一年中农作物的收获量或农产品的总产量。
在古代农业社会,岁穰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温饱,是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因此,岁穰通常也被用来代指一年的大丰收、农业丰衣足食的景象。
比如"岁穰隆勃""岁穰获丰""穰阔岁丰"等词语,都是在赞颂当年的农业生产取得了大丰收的成就。
现代汉语中,我们已经少有直接使用"岁穰"一词的场合了,不过仍能在一些诗词歌赞中看到它的踪迹,折射出古人对丰收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