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全称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位于中国贵州省的大方县,于2016年竣工,并于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
天眼的建成和运行为天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成果。以下是天眼目前最厉害的一些成果:
1. 快速射电暴(FRB)的发现:快速射电暴是一种来自宇宙深处的短暂、强烈的射电脉冲,长期以来一直是天文学界的谜题。天眼在2019年发现了中国第一个周期性快速射电暴,这一发现为研究射电暴的起源和性质提供了重要线索。
2. 脉冲星的探测:脉冲星是一种自转十分快速的星体,通过射电波段的脉冲信号可以对其进行探测和研究。天眼在2017年发现了一个新的毫秒脉冲星,并在随后的观测中发现了更多的脉冲星。
3. 银河系中的中子星和黑洞研究:天眼的高灵敏度和高角分辨率使其成为研究银河系中中子星和黑洞的理想工具。天眼观测到了许多中子星和黑洞候选体,并对它们的性质和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
这些成果代表了天眼在射电天文学领域的重要突破和贡献。随着天眼的运行和不断的观测,相信还会有更多的重要成果被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