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礼记·学记》
一、“玉不琢,不成器”出自 《礼记·学记》, 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二、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尚书·兑命》篇中说:“始终要以设学施教为主”,就是谈的这个道理啊!)
三、《礼记·学记》
《礼记·学记》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一般认为是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乐正克。
其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