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左及右,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
读除法算式时按算式前后顺序读。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非零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若ab=c(b≠0),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写作c÷b,读作c除以b(或b除c)。
除法先从最高位除起,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非零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运算的结果叫做商。
被除数扩大(缩小)n倍,除数不变,商也相应的扩大(缩小)n倍。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除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之积。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
如:42➗7。
从4开始除〔从高位到低位〕。除法用竖式计算时,从最高位开始除起,如:42就从最高位十位4开始除起;若除不了。
如:4不能除以7,那么就用最高位和下一位合成一个数来除,直到能除以除数为止;如:42除7中4不能除7,就把4和2合成一个数42来除7,商为6。
(1)同级运算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同级运算,应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进行运算.这就是说,只含有加减法,或者只含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一至二级运算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既含有第一级运算又含有第二级运算,那么,应先算第二级运算,后算第一级运算.即“先算乘法和除法,后算加法和减法”,简称“先乘除,后加减”.
(3)含括号运算
如果要改变上面所说的运算顺序,就要用到括号.常用到的括号有三种:小括号,记作( );中括号,记作[ ];大括号,记作{ }.使用括号的时候,要先用小括号,再用中括号,最后用大括号.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含有几种括号,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大括号里面的.在计算时,应该先把括号里面的式子按照前面所说的顺序进行计算,再把所得的结果和括号外面的数按照同样的顺序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