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终本后超过20年还能恢复执行吗
时间:2025-04-13 15:57:46
答案

关于终本后超过20年是否还能恢复执行的问题,我们需要先明确几个概念和法律背景。

首先,“终本”是指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因为某种原因(例如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执行标的已经实现等)而裁定终结执行程序。而“恢复执行”则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已经终结的执行程序重新启动。

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终本后超过20年是否还能恢复执行,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法定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这意味着,除非有法定的事由导致时效中止或中断,一般情况下,超过20年后申请恢复执行可能已经超过法定的时效期间。

特定情况下的恢复执行:虽然一般情况下超过20年可能无法恢复执行,但也有一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例外。例如,如果被执行人在终本后隐匿财产或者逃避执行,申请执行人可以在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后申请恢复执行。此外,如果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就执行达成和解协议,但被执行人未按照和解协议履行义务,申请执行人也可以申请恢复执行。

法院裁定:最终是否能恢复执行,还需要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裁定。法院会审查申请执行人的申请、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执行案件历史记录等因素,综合判断是否符合恢复执行的条件。

综上所述,终本后超过20年是否能恢复执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虽然一般情况下可能已经超过法定的时效期间,但在特定情况下,申请执行人仍然有可能申请恢复执行。不过,最终是否能恢复执行还需要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裁定。因此,如果您有相关的需求,建议您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建议。

推荐
Copyright © 2025 每话知识网 |  琼ICP备202202062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