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坞马灯由来如下:
西坞马灯,煤油灯别称。一种可以手提的、能防风雨的煤油灯,骑马夜行时能挂在马身上,因此而得名。马灯是长江中下游一带,在中国民间驱除瘟疫的活动。其渊源可追溯至《诗经》所记载的“祃祭”,即出师前祈祷胜利的“出师祭”。雉城镇下箬民间马灯,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时期留传至今。相传当时的皇帝陈霸先打仗时,身骑白马,击败北齐、北周的进攻,屡战屡捷,同时多次平定国内内战,不久在大家一致拥护下,建立陈朝,国号永定,进一步发扬南方地区传统艺术文化,使南方的各族经济文化得到全面改革和发展。当地人民为纪念他的丰功伟绩,取其骑白马打仗的典故,扎白马,配乐器,逢年过节便组织调演。据传授人讲,八字桥村自唐朝以来就一直有马灯,但当初的马灯十分小巧,演出阵势也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