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确定管辖法院**:通常情况下,应选择被告的经常居住地或户籍地人民法院进行起诉。若两者都较远,原告可以选择在自己的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2. **收集证据**:在起诉前,必须收集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协议、合同、送货单、提货单、电话录音等。对于无法自行收集的证据,可申请法院协助调查收集。所有证据应在举证期限内提交给法院。
3. **准备起诉状**:起诉状是正式启动法律程序的文件,需包含双方身份信息、争议的事实和理由、具体的请求等内容。民间借贷案件的起诉状格式相对简单,可以自行撰写或委托律师代写。
4. **提交诉状和证据材料**:将起诉状及相关证据材料提交给管辖的人民法院。法院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案件。
5. **参与庭审**:一旦法院决定受理案件,将会安排开庭审理。当事人需要出席庭审,进行辩论和质证。
6. **等待判决**:法院将在听取双方意见和审查证据后,依法作出判决。
7. **申请财产保全**:如果担心债务人转移资产,债权人可以在起诉之前或同时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以确保将来判决能顺利执行。
8. **应对可能的异议**:如果债务人对支付令提出书面异议,法院会终结督促程序,此时债权人可以正式提起诉讼。
9. **撤诉与缺席判决**:宣判前,原告有权申请撤诉,但最终是否准许由法院裁定。如果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院可能会作出缺席判决。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确保按照正确的程序行事。